只要心中有灯塔,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徐文英“6•15安全周”

发布时间:2018-06-11 10:51:43   人浏览 来源: 36365.net

36365.net - 轮胎动态

中国橡胶网讯

作为一名汽车拥有者、轮胎消费者,对轮胎上面的商标、图案、数字、文字,乃至最近两年张贴的“轮胎标签 ”等含义你能了解多少?即便汽车逐步进入家庭,能够说道说道的也寥若辰星,对品牌的认识可能也仅仅是进口和国产的区分上。

  作为世界第一轮胎生产大国和汽车生产大国,中国的消费者对轮胎的认知太少。

  自2015年起,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开办了“6·15中国绿色轮胎安全周”大型公益活动。活动开展几年来,经历了哪些过程,取得了哪些效果,《中国橡胶》记者对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文英进行了采访。

有情怀才能把事情做好

  “看到车胎爆胎、校车翻车,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中橡协觉得有必要让消费者了解轮胎安全使用常识。”徐文英说,消费者普遍缺乏轮胎知识,像保养、使用、换胎时间等,都有哪些轮胎品牌,哪个品牌更好,这些都不甚了了,这引起了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对传播轮胎知识的愿望和重视,也才有了2015年第一届中国绿色轮胎安全周大型公益活动在大连启动。

  “初创时期,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一听说要开展这项公益活动,就很愿意支持,启动资金就有了着落。有情怀才能把事情做好。正是这些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企业,除轮胎企业外,还有贝卡尔特钢帘线、埃克森美孚、京博石化、阳谷华泰等原材料企业的大力赞助和支持,大力赞助和支持,使这项公益活动得以在大连、青岛、烟台等地持续开展,今年举行的第四届安全周活动,6月9日-10日在合肥举行。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对这些企业心存感激,为他们的义举点赞!”徐文英说。

用“无形”促转型

  “安全周虽然是公益性活动,但是通过这项公益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轮胎行业转型升级。”徐文英说,国内竞争这么激烈,出口主要市场又对我国采取“双反”措施,中国轮胎出口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所以轮胎行业有必要牢牢抓住内销这个重要市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消费者是最有说服力的,最容易觉醒的。只要宣传到位、持久,消费者就能够购买到适合自己的品牌,能找到性价比合适的轮胎。同时,消费者认准了的事情都可以不假思索——就不买那些“不三包”胎、低档轮胎,没有需求的轮胎终归会在市场销声匿迹。

  自2015年以来,安全周一直以“绿色环保、安全出行”为主题, 在传播手段方面,变换不同的方式来宣传轮胎知识,倡导安全出行,第一年,印制宣传册,第二年是钢笔手绘图,第三年推出卡通形象吉祥物“胎小哥”,在动画片中,由主人公“胎小哥”来宣传中国轮胎标签、绿色轮胎知识。2018年,中橡协主办方又在央视推出5秒广告,宣传“中国绿色轮胎安全周”。

  同时,通过多家社会媒体、主办地媒体、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官方媒体“中国橡胶网”和《中国橡胶》杂志、中国橡胶杂志微信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向大众传播,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模式,向消费者进一步普及了轮胎知识,尤其是绿色轮胎标签知识,增强了消费者辨别轮胎品牌的能力,购买张贴标签轮胎的积极性。

  “安全周会一直搞下去,宣传好了主导产品和主要品牌,整个轮胎行业就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国产冰箱、彩电能够崛起致胜,节能标签起了很大作用。消费者‘无形’的手将使那那些低价竞争的企业失去市场,中国轮胎做大做强就有了希望。”徐文英认为,中国绿色轮胎安全周必将成为轮胎行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抓手。

做成中国的品牌工程

  “轮胎安全周深入人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徐文英说,可喜的是现在橡胶行业员工中的有车一族已经有很多人认可自己公司的品牌,换胎时换装了自己公司的品牌。如果每个人向10个不懂轮胎知识的人传播,以此递增、线性辐射,消费需求的变化将是数量级的。

  据了解,几年来,中国绿色轮胎安全周先后采取了向宣传媒体介绍知识、向轮胎行业介绍轮胎安全周、电商平台线上线下共同运作等宣传手段。今年安全周将开展多项落地活动,比如11家轮胎企业共同参与的“展示+路演”活动和轮胎门店活动,多家媒体进驻实体店探营活动,与消费者零距离接触,传播轮胎绿色安全知识。

  “中橡协设立轮胎安全周的初衷,也是最终目标,就是将其打造成中国的品牌工程。一进入6月份,消费者就意识到该测胎压、该检查轮胎质量问题了,该充气或者换胎了,那我们的目标也就达成一半了。”徐文英说。

  “这将是一项造福大众的工程,同时也是一个漫长的宣传过程,我们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只要心中有灯塔,不论前行的道路多么曲折,都会照耀我们向目标越走越近。”


  转载请保留,36365.net,橡胶行业信息、技术、服务门户!

橡胶人才网
36365.net www.henbcn.com!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首页 | 橡胶新闻 | 橡胶价格 | 市场数据 | 橡胶技术 | 资料下载 | 橡胶文化 | 橡胶标准 | 橡胶制品 | 橡胶管理 | 橡胶展会 | 胶网图片 | 橡胶博客 | 橡胶人才 | 橡胶论坛
联系电话:021-59195925 咨询合作:13524284813 邮箱:loogo@163.com 36365.net为你服务 QQ: 36656166
中国橡胶门户网 Copyright 2006-2015 胶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4028905号 手机版